
千萬不要死在周末
如果可能的話,生病最好挑時辰。假日為大凶,因為假日上醫院,你需要有好運氣。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去年一篇在加拿大追踪十年的研究指出,假日經由急診住院的死亡率比非假日高,尤其是有某些嚴重疾病的人。台灣雖然沒有實際的研究數據,但是情況應該好不到那裡去。因為,假日醫院上班的醫護人員比較少、比較資淺,督導者也比較少,病人的風險相對增高。
二十九歲的謝小姐,網路公司副總裁,去年懷第一胎時,努力讀書,汲取懷孕知識,懷孕初期更自掏腰包,走訪三家醫院比較,才選定一位她相當信任的醫師。懷孕十個月的產檢期間,她相當滿意這位醫師,也建立很好的互信。就在她生產的前幾天,醫師一再保證即使是在假日生產,她也一定會親自接生,也同意產婦接受無痛分娩。
不過,後來的發展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星期六半夜她到急診入院,準備生產。隨後她要求無痛分娩,護士卻回答,麻醉科醫師要早上八點才上班。謝小姐反問:「如果我是重症病人呢?」在不斷地催促下,所得到的回答一直是,「我們已經幫你叫了。」後來,麻醉科醫師還是「準時」在星期日早上八點十分出現。下午生產時,主治醫師也沒露面,是值班的住院醫師為她接生,雖然在整個過程裡,護士數度表示,他們已經通知她的主治醫師了。
「整個生產過程,我完全看不到一個我信任的醫生,我覺得自己是在賭一場風險,十個月來的準備、規劃都失敗。主治醫師一直到星期一才出現,一句抱歉而已。」事後,護士才輕描淡寫地提示她,「你要知道,我們公家醫院,假日醫師也是要休息的!」
人稱「四大公子」的前清大校長沈君山,三年前夏天的一個週末,傍晚六、七點左右,發覺自己左腳無力,拄著雨傘,到台北某教學醫院急診。
先來了急診小醫師,後來又來了神經科醫師,會診後只說不知道是腦溢血還是栓塞,要觀察。之後,醫生也就一去無踪了。當時沈君山並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到了半夜,原本還可以活動的左手指,愈來愈麻木,起來上洗手間,竟從床上跌下去。隔天醫師還是說假日沒辦法做檢查,原本一直不願驚動「高層」的沈君山,於是打電話,請人「關照」,才開始緊急救治,做MRI(核磁共振攝影)、注射藥物等,但是這些處理都是他在急診躺了二十四小時以後的事了。
管理員提示:成員必須登入才能繼續閱讀以下內容
「那一晚,心情是很可怕的,因為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手、腳的能力愈來愈差,講話也不方便。生命正一點一滴的從身上流逝出去,」沈君山說。 「我從中風的就診經驗得到的教訓是,不要在假日生病,」左半邊肢體行動困難的沈君山,在他的書里語重心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