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物聯網?

內 容 分 類 :

什麼是物聯網?

物聯網 (IoT) 描述了嵌入傳感器和執行器的物理對象,這些傳感器和執行器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與計算系統通信——允許對物理世界進行數字監控甚至控制。

你家有智能恆溫器嗎?或者您是否佩戴健身追踪器來幫助您保持身體活躍?如果你這樣做,你就是物聯網或物聯網的一部分。它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以及組織的運作方式。

物聯網使用多種技術連接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物理對象嵌入了傳感器——可以監測諸如溫度或運動之類的東西,或者實際上是環境的任何變化——以及執行器——它們接收來自傳感器的信號,然後對這些變化做出響應。傳感器和執行器通過有線(例如,以太網)或無線(例如,WiFi、蜂窩)網絡與可以監控或管理連接對象和機器的健康狀況和動作的計算系統進行通信。

被監控的物理對像不一定是製造出來的——它們可以包括自然界中的物體,以及人和動物。雖然一些組織可能會更廣泛地看待物聯網,但我們的定義不包括所有嵌入式傳感器僅用於接收有意的人工輸入的系統,例如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它主要通過觸摸屏或其他聯網計算機軟件接收數據輸入,其中傳感器由標準鍵盤和鼠標組成。

物聯網實現的持續連接,結合數據和分析,為公司創新產品和服務以及提高運營效率提供了新的機會。事實上,自 2010 年代以來,物聯網已成為 商業和經濟數字化轉型中最重要的趨勢之一。

有哪些物聯網應用?

查看有時被描述為用例的物聯網應用程序可以幫助討論物聯網是什麼。從廣義上講,物聯網應用程序出現在九種設置之一中。

  1. 人類健康。設備可以附著或插入人體,包括可穿戴或可攝入的設備,用於監測或維持健康狀況,協助管理糖尿病等疾病等。
  2. 家。房主可以安裝家庭語音助手、自動吸塵器或安全系統等設備。
  3. 零售環境。設備可以安裝在商店、銀行、餐館和競技場中,以方便自助結賬、擴展店內優惠或幫助優化庫存。
  4. 辦公室。辦公室中的物聯網應用可能需要建築物的能源管理 或安全性。
  5. 標準化的生產環境。在包括製造廠、醫院或農場在內的此類環境中,物聯網應用程序通常旨在提高運營效率或優化設備使用和庫存。
  6. 自定義生產環境。在採礦、建築或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生產等定制環境中,物聯網應用程序可能用於預測性維護 或健康和安全工作。
  7. 車輛。物聯網可以幫助汽車和卡車、輪船、飛機和火車進行基於狀態的維護、基於使用的設計或售前分析。
  8. 城市。物聯網應用可用於自適應交通控制、智能電錶、環境監測或資源管理。
  9. 外部。在城市環境或其他戶外環境中,例如鐵軌、自動駕駛汽車或飛行導航,物聯網應用可能涉及實時路由、連接導航或貨物跟踪。

其他現實世界的例子比比皆是。物聯網解決方案被用於各種環境:冰箱,幫助餐廳優化食品合規流程;在田間,追踪牲畜;在辦公室中,跟踪使用會議室的數量和頻率;超越。

物聯網的經濟影響是什麼?

物聯網的潛在價值巨大且不斷增長。到 2030 年,我們估計全球可能達到 12.5 萬億美元。這包括物聯網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和客戶所獲得的價值。

物聯網的潛在經濟價值因設置和用途而異,工廠設置和人類健康應用在其中佔很大份額。到 2030 年,工廠設置可能產生 1.4 萬億至 3.3 萬億美元,或略高於總價值潛力的四分之一。物聯網對人類健康環境的經濟影響可能達到總估計值的 14% 左右。

看待物聯網價值的另一種方法是探索用例集群 (適用於不同設置的類似用途)。一些最常見的用例在物聯網的潛在經濟價值中佔有相當大的份額:

  • 運營優化,這基本上使資產和人員的各種日常管理更加高效(41%)
  • 健康(15%)
  • 人類生產力(15%)
  • 基於狀態的維護(12%)

其他集群包括銷售支持、能源管理、自動駕駛汽車(增長最快的集群)以及安全和安保。

什麼是物聯網平台?

為了從物聯網中獲得價值,擁有一個平台 來創建和管理應用程序、運行分析以及存儲和保護您的數據是有幫助的。從本質上講,這些平台在後台做了很多事情,讓開發人員、經理和用戶的生活更輕鬆、更便宜——就像筆記本電腦的操作系統一樣。他們處理諸如從許多不同端點連接和提取數據等問題,這些端點可能位於不方便的位置,連接性參差不齊。

如果您正在嘗試選擇物聯網平台,則需要充分了解公司的物聯網戰略。以下是評估物聯網平台時要考慮的五個特徵:

  1. 應用環境。在這裡,您可能會檢查以下問題:平台能否開發、測試和維護多個應用程序?它能否輕鬆連接到您公司已經使用的應用程序,例如企業資源規劃?
  2. 數據管理。例如,在權衡這個元素時,了解平台是否可以構建和連接多個不熟悉的數據集會很有幫助。
  3. 雲基礎設施的所有權。基礎設施提供商是否擁有並運營自己的數據中心,或者它使用哪個公共雲提供商?(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請參閱“什麼是雲計算? ”。)
  4. 安全。平台有哪些商業級的認證、加密、監控能力,有什麼特色嗎?
  5. 邊緣處理和控制。在這裡,您可以檢查該平台是否可以進行邊緣分析,而無需先將數據導入雲中,或者是否可以輕鬆配置以控製本地資產而無需人工干預。

關於物聯網安全我應該知道什麼?

使用中的數十億物聯網設備自然給公司帶來了新的漏洞。隨著越來越多的“事物”被連接起來,攻擊它們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在物聯網之前,大型企業網絡可能需要考慮 50,000 到 500,000 個易受攻擊的端點,而物聯網可能涉及具有數百萬或數千萬個這些端點的網絡。因此,促進網絡安全在物聯網時代至關重要。

解決 與連接設備相關的客戶隱私問題非常重要。但管理物聯網網絡安全 還涉及保護關鍵設備,例如心臟起搏器或整個製造工廠——如果受到攻擊,可能會使客戶的健康或公司的整體生產能力面臨風險。

六項建議或行動可以幫助 CEO 和其他領導者解決物聯網網絡安全問題:

  • 了解物聯網安全對您的行業和商業模式意味著什麼
  • 在您的供應鏈中為物聯網安全設定明確的角色和責任
  • 與監管機構進行戰略對話並與其他行業參與者合作
  • 將網絡安全視為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的優先事項,並培養實現這一目標的技能
  • 嚴格轉變思維方式和技能
  • 為外部安全研究人員創建聯絡點系統並實施入侵後響應計劃

什麼是工業物聯網?

工業物聯網或 IIoT 是先進製造技術之一,統稱為工業 4.0或第四次工業革命。

工業物聯網有哪些好處?它可以顯著減少停機時間、開闢新的業務模式並改善客戶體驗——它還可以使組織更具彈性。例如,在 COVID-19 時代,數字管理工具和持續連接使一些公司能夠通過快速調整生產能力並同時支持遠程操作來快速有效地應對市場變化。

使用IIoT 進行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公司可以遵循七個指南來調整其業務、組織和技術領域,並幫助領導者成功定位其組織以從 IIoT 中獲得全部收益:

  • 商業
    • 識別並優先考慮用例
    • 專注於工廠部署和啟用
  • 組織
    • 關注變革和績效管理
    • 培養能力並接受新的工作方式
  • 技術
    • 關注 IIoT 和數據基礎設施,重點關注核心平台設計,包括 IT/OT(信息技術/運營技術)網絡安全
    • 鑑於製造中的雲需求,選擇 IIoT 平台
    • 觀看科技生態系統

關於 B2B 使用的物聯網,我需要了解什麼?

迄今為止,物聯網 B2B 解決方案佔據了物聯網創造的大部分經濟價值。例如,在 B2B 環境中,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結合可以提高機器的預測性維護能力,同時還使服務提供商能夠實時觀察其資產的健康狀況,在更大的故障發生之前主動解決問題。

B2C 應用程序的增長速度超出預期,特別是考慮到家庭自動化解決方案的採用。然而,到 2030 年,B2B 應用預計仍將佔物聯網總價值的 62% 到 65%。

哪些動態會影響物聯網的採用?

當談到從物聯網中獲得更多價值時,會有影響物聯網採用的順風和逆風。

三個因素可以加速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採用和影響:

  • 感知價值主張。客戶看到了物聯網的價值,以及它實現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式——2020 年物聯網解決方案產生的 1.6 萬億美元經濟價值就是明證。
  • 技術。絕大多數物聯網應用程序都存在可實現大規模物聯網部署的經濟實惠的技術。硬件的進步可以與分析、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發展相結合,從而實現更精細的洞察力和更快的決策制定。
  • 網絡。這些是物聯網的支柱,性能更高的 4G 和 5G 網絡現在可供更多人使用。

相反,多種因素可能會限制採用。其中包括對變更管理的需求(大規模獲取價值需要跨職能部門協作以鼓勵新行為)、互操作性問題和安裝挑戰,以及對網絡安全 和個人隱私的擔憂。

如果您的組織剛剛起步,考慮哪些因素可以加速企業物聯網之旅可能會有所幫助。對連續技術企業家和 The Things Network 發起人 Wienke Giezeman 的採訪提供了關於什麼可以推動行動的見解:“我們在行業中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這一點——你無法用金錢解決物聯網問題。嘗試用現金解決這些問題非常誘人,但實際上,是創造力和對簡單性的推動導致了解決方案,它不應該如此復雜。”

擴展物聯網工作是否有價值

要真正看到物聯網的好處,公司必須大規模採用這項技術,而不是一次性努力。如果您的組織正在採用 IoT,以下是擴展 IoT 的七項有用操作:

  • 決定組織中誰擁有物聯網
  • 從一開始就按比例設計
  • 不要涉足——部署多個用例可能是轉變運營模式、工作流程和流程的強制機制
  • 投資技術人才
  • 改變整個組織,而不僅僅是 IT 職能部門
  • 推動互操作性
  • 通過構建和控制物聯網生態系統主動塑造您的環境

引用的文章包括:
“物聯網成熟”,2022 年 3 月 7 日,Michael Chui 和Mark Collins
“物聯網價值將加速到 2030 年:在何處以及如何獲得它,”2021 年 11 月 9 日,Michael Chui、Mark Collins和Mark Patel
“擴展工業物聯網的製造商指南”,2021 年 2 月 5 日,Andreas Behrendt、Enno de Boer、Tarek Kasah、Bodo Koerber、Niko Mohr和Gérard Richter
“以正確的焦點採用工業 4.0 ”,2021 年 10 月 21 日, Matteo Mancini、Gustavo Marteletti、Alpesh Patel、 Laura Requeno和Tingfeng Ye
“從防守到進攻:下一個常態下的數字 B2B 服務”,2020 年 8 月 28 日,Guy Benjamin、Markus Forsgren和 Nicolas Guzman

   訪問麥肯錫網站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