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排放過渡:成本是多少, 它可以帶來什麼
內 容 分 類 :
政府和公司越來越多地致力於氣候行動。然而,重大挑戰擋在路上,而不是
至少是淨零轉型所帶來的經濟轉型規模以及平衡實質性轉型的難度
準備不足或行動不協調的短期風險與行動不充分或延遲的長期風險。在這個
報告中,我們估計到 2050 年全球轉型對需求、資本配置、成本和就業的經濟影響產生約 85% 總排放量的能源和土地使用系統,並評估 69 個國家的經濟轉變。
我們的分析不是預測或預測,也不聲稱是詳盡無遺的;它是一個假設的模擬,
使用綠色金融系統網絡的 2050 年淨零情景相對有序地實現 1.5°C
(NGFS),以提供有關經濟轉型和社會調整的數量級估計
與淨零過渡。我們發現,這種轉變將是普遍的、重要的和前置的,對
部門、地區和社區,即使它創造了增長機會:
2021 年至 2050 年淨零過渡期間能源和土地利用系統實物資產的資本支出
將達到約 275 萬億美元,或平均每年 9.2 萬億美元,每年增加多達 3.5 萬億美元
從今天開始。比較而言,這 3.5 萬億美元的增長大約相當於 2020 年全球的一半
企業利潤、稅收總額的四分之一和家庭支出的 7%。今天的額外 1 萬億美元
此外,年度支出需要從高排放資產重新分配到低排放資產。計入預期
隨著收入和人口的增長以及當前立法的過渡政策,支出的增加,所需的
支出的增幅會更低,但仍約為 1 萬億美元。支出將提前,從 6.8% 的
今天的 GDP 在 2026 年至 2030 年之間高達 GDP 的 8.8%,然後才會下降。雖然這些支出要求是由於規模龐大且融資尚未建立,許多投資具有正回報(甚至獨立於它們在避免上升的物理風險),不應僅被視為成本。技術創新可以降低資本成本淨零技術比預期更快。
在這種情況下,全球平均電力交付成本將在短期內增加,但隨後回落
從那個高峰開始,儘管這會因地區而異。隨著電力部門建設可再生能源和輸電
配電容量,電力生產的滿負荷單位成本,佔運營成本,資本成本,以及
新資產和現有資產的折舊,在這種情況下,從 2020 年到 2040 年可能會上升約 25%,並且仍然約為2050 年全球平均增長 20%。短期內的成本增長可能顯著高於那些例如,如果電網間歇性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則在這裡進行估計。交付成本也可能低於 2020 年由於可再生能源的運營成本較低——前提是電力生產商構建靈活、可靠和低成本電網。
轉型可能導致全球增加約 2 億個直接和間接工作崗位,損失約 1.85 億個直接和間接工作崗位到 2050 年。這包括對運營和實物資產建設工作的需求。對化石燃料工作的需求開采和生產以及以化石為基礎的電力部門可能會減少約 900 萬和 400 萬個直接就業崗位,分別作為過渡的結果,雖然將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創造約 800 萬個直接就業崗位的需求,到 2050 年,氫和生物燃料。雖然很重要,但勞動力重新分配的規模可能小於其他包括自動化在內的趨勢。儘管如此,流離失所的工人在過渡期間仍需要支持、培訓和技能再培訓。
雖然轉型將創造機會,但具有高排放產品或運營的行業——這會產生
約佔全球 GDP 的 20%——將面臨對需求、生產成本和就業的重大影響。在裡面
NGFS 2050 年淨零情景,到 2050 年能源使用的煤炭生產將接近尾聲,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分別比今天低 55% 和 70%。工藝變化會增加生產成本在其他行業,到 2050 年,鋼鐵和水泥面臨的增長分別約為 30% 和 45%,在情景中
在這裡建模。相反,一些低碳產品和支持服務的市場將會擴大。例如,需求
從今天開始,2050 年的電力供應可能會翻一番以上。
較貧窮的國家和依賴化石燃料的國家最容易受到淨零轉型的影響,儘管
他們也有增長前景。這些國家更容易受到產出、資本存量和就業,因為暴露部門在其經濟中佔相對較大的部分。暴露的地理位置,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印度目前的投資佔 GDP 的比例將是發達經濟體的 1.5 倍或更多支持經濟發展,建設低碳基礎設施。發達經濟體內部的影響可能是也不均勻;例如,在美國 44 個縣,超過 10% 的工作從事化石燃料開采和精煉,化石燃料——以電力和汽車製造為基礎。同時,所有國家都有增長前景,從禀賦自然資本,如陽光和森林,以及它們的技術和人力資源。
消費者可能面臨額外的前期資本成本,並且在短期內必須在電力上花費更多,如果成本增加是通過的,各地的低收入家庭自然面臨更大的風險。消費者消費習慣也可能受到脫碳努力的影響,包括需要更換燃燒化石燃料的商品,像運輸車輛和家庭供暖系統,並可能改變飲食以減少高排放產品比如牛肉和羊肉。隨著時間的推移,淨零過渡的前期資本支出可能會降低運營成本消費者。例如,預計到 2025 年,大多數地區的電動汽車總擁有成本將低於內燃機汽車。
在無序轉型下,經濟轉變可能會大幅增加,特別是因為更高階這裡不考慮影響。延遲或突然過渡的經濟和社會成本將增加資產風險擱淺、工人錯位和延遲過渡的反彈。即使在相對漸進的過渡下,如果高排放活動的減少與低排放活動的增加同時進行謹慎管理,供應可能不會能夠充分擴大規模,使短缺和價格上漲或波動成為特徵。因此,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過渡是有管理的。
對於所有伴隨的成本和風險,實現淨零所需的經濟調整將伴隨機會並防止進一步積累物理風險。對實物資產的增量資本支出創造與新的低排放產品、支持服務及其供應鏈相關的增長機會。最多重要的是,達到淨零排放並將升溫限制在 1.5°C 將降低最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影響,包括限制生物反饋循環的風險和保持我們停止的能力額外的變暖。
政府和企業需要以獨特的團結、決心和獨創性共同行動,並擴大他們的即使他們立即採取行動來管理風險和抓住機會,也需要規劃和投資視野。企業需要為範圍 1 和 2 排放定義、執行和發展脫碳和抵消計劃並可能將這些計劃擴大到包括範圍 3 排放,具體取決於其運營的性質,以及實質性、可行性和這樣做的必要性。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需要隨著條件的變化調整他們的商業模式機會出現;將氣候相關因素納入戰略、財務和資本的決策過程規劃等;並考慮在其行業或投資者生態系統、供應鏈、客戶和監管機構。尤其是金融機構在支持大規模資本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重新分配,即使他們管理自己的風險和機會。政府和多邊機構可以使用現有和新的政策、監管和財政工具,用於建立激勵措施、支持弱勢利益相關者並促進集體行動。過渡的速度和規模意味著今天的許多機構都需要進行改造和為傳播最佳實踐、建立標準和跟踪機制、推動資本部署而創建的新項目
規模,管理不均衡的影響,並支持進一步協調工作。
訪問麥肯錫網站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