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明天的工作場所:生命科學的經驗教訓
內 容 分 類 :
商業領袖現在面臨著百年一遇的徹底改造工作場所的機會。
當 COVID-19 引發突然的大規模遠程工作時,這一轉變引發了一場關於辦公室目的的全球辯論。隨著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場所的興起,企業領導者現在面臨著百年一遇的徹底改造工作場所的機會,從而提高生產力。
生命科學行業的領導者長期以來一直在嘗試工作場所設計,以促進創新和協作,並加速新藥和療法的開發。他們的經驗為任何領域的領導者提供了成功的四個關鍵,通過重新構想工作的未來來提高績效:
-
使工作場所設計與組織目的、使命和戰略保持一致。組織應考慮其特定的總體目標和使命 ,以作為重新思考其未來工作場所的指導。例如,雖然許多工作可以從多個地點完成,但高速研發 (R&D) 流程可能需要在特定步驟和活動中同地辦公。
例如,為了實現“幫助人們做得更多、感覺更好、壽命更長”的目標,葛蘭素史克整合了其研發業務,並使用可重新配置的“智能實驗室”設備重新構想了其設施。這一轉變的目標是加強合作並更快地為患者帶來新療法——將其努力與更廣泛的目標和使命聯繫起來。
-
創建反映您未來工作場所戰略的物理和虛擬環境。許多企業正在了解到,在適當的支持下,員工可以在家中或“第三場所”像在辦公室一樣有效地工作。隨著組織為工作場所的未來發展戰略,他們應該考慮這些不斷變化的動態,並以與其更大的信息和方法相一致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根據其“有責任的選擇”政策,諾華將其加拿大總部遷至 WeWork,以改善員工體驗。這一決定是有意向頂尖人才推銷的,作為其員工價值主張的一個要素。
-
以客戶為中心的方式設計工作場所。組織應該創建一個工作場所生態系統,讓合作夥伴、客戶和最佳勞動力更接近——所有這些都考慮到消費者。這可能意味著使用短期租賃和靈活的解決方案來創建響應迅速的房地產投資組合。
在一個生命科學創新中心,中型生物技術公司、數字健康初創企業和企業家共享濕實驗室空間、設備、原型工作室和碰撞室,並利用生態系統合作夥伴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這種動態創造了一個作為孵化器並推進研究管道的工作場所。
-
隨著工作模式迅速演變為下一個常態,進行測試和學習。領導者可以考慮模塊化和敏捷的工作場所解決方案,以便在幾天內(而不是幾個月或幾年)適應不斷變化的團隊需求。高級分析、員工體驗應用程序和空間利用技術還可以幫助組織應對工作流程、生產力、員工聯繫和敬業度的變化。
默克、輝瑞和強生利用基於活動的設計和入住策略,依靠先進的分析和數據科學來量化不同團隊的需求——動態調整實驗室和辦公空間的大小。
在最後一個例子中,2021 年,麥肯錫與一家領先的生物技術公司合作,以設計思維和“碰撞研討會”為基礎,制定未來的工作場所戰略。因此,該組織圍繞其傳統總部設計了一個由衛星辦公室、實驗室和孵化器組成的網絡。該公司為即插即用和適應性強的工作空間以及集成數字環境定義了用例。這種設置為所有員工創造了公平的體驗,能夠面對面和虛擬地進行聯繫。通過重新評估其對物理空間的需求,同時通過改善員工體驗減少人員流失 ,公司現在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房地產決策。
每個部門的企業領導者都有機會戰略性地重塑工作場所,使其與組織的目標保持一致,表達勞動力戰略,定位和設計確保以客戶為中心的空間,並使用分析來實時響應。最終,釋放令人難以置信的價值的關鍵是讓工作場所為企業及其員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關於作者
Erica Coe是麥肯錫亞特蘭大辦事處的合夥人,共同領導醫療保健社會福利中心, Jenny Cordina是底特律辦事處的合夥人,領導麥肯錫的消費者健康洞察研究, Kana Enomoto是華盛頓特區辦事處的高級專家和共同領導醫療保健社會福利中心, Raelyn Jacobson是西雅圖辦事處的合夥人, Sharon Mei是紐約辦事處的專家, Nikhil Seshan是費城辦事處的顧問。
作者要感謝 Aliza Dzik 和 John Means 對這篇文章的有意義的貢獻。
訪問麥肯錫網站了解更多詳情
了解更多我們的 超人我们可以一起做什么